茂名一女士充值消费卡里几千元“去向不明” 是谁动了?
在美容美发、体育健身、餐饮等生活消费领域预付式消费已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费形式。市民江女士向我们报料,说她在市区一家酒吧充值了两万元,最近,却发现充值消费的钱有数千元“去向不明”。究竟怎么回事呢?
市民 江女士:
2022年的1月30日我在酒吧充值了2万元,期间我们平时消费时都是报我的手机号码,还有消费清单签字确认。我再次过去的时候,因为我记得我的余额是11,000元,服务员就告知我余额还剩下4000多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江女士说,2023年3月10日消费后,查询剩余1万多元,后未再前往消费,但现查询余4000多元,她当场要求商家提供消费记录。
....................................................................................................................................................................................................................................
市民 江女士:
有三笔不是我消费的(你如何确认)因为当时有两笔是3月1日,3月3日两笔,我人在中山,不在这边,我的卡没有其他人去消费过。
这三笔消费记录让江女士很疑惑,商家又无法提供消费明细,酒吧负责人也一直联系不上。后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介入调解,日前(4月27日)双方终于达成调解。商家同意退卡处理,退还江女士8104元。
市民 江女士:
如果以后再遇到这样的大额充值,相关的证据,各方面记录保留好,及时查手机短信,发现问题要第一时间寻找相关的政府部门去投诉处理。
律师提醒:充值要理性 消费须谨慎
据了解,时下,在健身娱乐、美容美发食品餐饮、汽车维修等领域的预付式消费投诉量也在逐渐增加,不规范的预付式消费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对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影响社会的消费环境诚信度。
广东诚挚律师事务所律师 吴家海:
在日常的消费中,如果是商家要求大额的预付费,消费者要谨慎考虑是否充值,清晰每次的消费内容、金额以及第三人消费限制的验证要求。另外消费者用预付款的方式去消费,记住要向经营者索要正式的发票或凭证并应当盖有该收款合法主体的公章,假如自己的权利被侵犯,可以向消费者协会、市场监督局、商家所在的商场部门投诉反映这个情况,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茂名台记者:曾晓燕 曹智毅 报道
茂名台记者:曾晓燕 曹智毅 报道 来源:茂名一线关注 粤西生活圈